即便是在信息极其丰富的今天,想找到一些关于1980年北京第一节工程机械展会的文字、影像,也已经非常困难。彼时的北京,还没有完全适应改革开放的节奏,各类展会、展览依然屈指可数......
为了给您带来更好的访问体验,本网站使用了"cookies"技术。您可以点击这里来了解关于"cookies",以及如何在您的电脑上更改 "cookie"设置等相关信息。若希望继续浏览本网站,您需要同意我们对cookies的使用。
接受并继续浏览本网站为了给您带来更好的访问体验,本网站使用了"cookies"技术。您可以点击这里来了解关于"cookies",以及如何在您的电脑上更改 "cookie"设置等相关信息。若希望继续浏览本网站,您需要同意我们对cookies的使用。
接受并继续浏览本网站卡特彼勒对包括客户、供应商、代理商在内的诸多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大众均有着长期承诺。我们紧密合作、共同成长,为推动中国经济的腾飞,实现国家的可持续进步贡献力量。
在卡特彼勒位于皮奥里亚总部访客中心的一角,一支看起来略显陈旧的、印有卡特彼勒标志的金笔静静地躺在陈列柜里。
这并非简单的怀旧。这只小小的金笔,着实见证了卡特彼勒中国发展篇章的开启。
上世纪70年代,对中国、美国乃至全世界影响最为深刻的事件之一,莫过于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正式建交。彼时的中国,经济、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,越来越多的大型项目陆续上马。在中国相关部门以及卡特彼勒共同努力下,第一批卡特彼勒设备,在中国驻加拿大机构的协调下,辗转太平洋,登陆中国。
1975年下半年的一天,卡特彼勒美国总部办公室突然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的电传,电传内容非常简短——“请派遣吊管机专家”。对于这份来自大洋彼岸的邀请,卡特彼勒高层表现出了极高的重视。仅三天后,包括时任副总裁Delmar R. Lammers先生在内的卡特彼勒代表团一行六人就踏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......